ASUS ZenFone 5Z 虽然在相机与外观基本上都与 ZenFone 5 相同,后置垂直排列的 AI 双镜头,採用 1,200 万画素 OIS / EIS 镜头(F1.8 光圈 / Sony IMX363 感光元件)+ 800 万画素 120 度广角镜头(F2.2 光圈),具有 Dual Pixel 双相位对焦,可进行景深拍照,镜头下配置补光灯与 RGB 色彩感应器;前镜头则有 800 万画素(F2.0 光圈),提供即时美颜功能,但搭载了 Qualcomm Snapdragon 845 旗舰行动平台,究竟在内建更强大处理核心后,拍照体验能有多好?本篇将进一步进行 ASUS ZenFone 5Z 相机深度实测。
ASUS ZenFone 5Z 后镜头上方可选择 HDR 、比例、景深、计时与闪灯,下方可切换镜头,手动模式、录影、拍照;相机具 16 项 AI 自动场景侦测与智慧学习功能,侦测出场景后,在画面右上方会显示图示,使用者无法自行关闭与调整效果,只能依照相机所判断的场景进行拍摄。
ASUS ZenFone 5Z 中的专业模式可调整白平衡、变焦、ISO、快门速度和曝光补偿;使用景深景功能拍照时,可即时调整散景与预览效果,但完成后就无法再度调整虚化程度。
ASUS ZenFone 5Z 后置的标準与广角镜头都具有录影功能,使用标準镜头时,最高可录製 4K 60FPS 影片,使用广角镜头时则最高只能录製到 FHD+ 的影片。
ASUS ZenFone 5Z 相簿具有(AI Photo Learning )相片学习功能,会定期出现建议效果推荐,若使用者喜欢调整后的效果,之后在拍摄类似照片的时,相机就会自动先调整至使用者喜欢的色调,因 AI 学习需要一定数量的照片,初期若是没有太多照片时就不会看到推荐的效果。
ASUS ZenFone 5Z 前镜头具备一般与美颜模式,在美颜模式下,可使用智慧美颜或是自行设定美化强度,并可同时虚化背景。
ASUS ZenFone 5Z 前镜头,分别关闭与开启自动美颜。(点图可放大观看)
ASUS ZenFone 5Z 前镜头使用自动美颜后,分别关闭与开启人像景深拍摄效果(点图可放大观看)。
ASUS ZenFone 5Z 后相机标準镜头日间拍摄效果,整体细节细腻,色彩属于比较忠实呈现,但因 ZenFone 5Z 萤幕色域为 DCI-P3,因此透过电脑萤幕或是其他设备观看照片时,红绿两色会觉得比在 ZenFone 5Z 上看更淡一些,对比度也较低。(点图可放大观看)
ASUS ZenFone 5Z(AI Photo Learning )相片学习功能的推荐效果前后对比,可发现调整过的颜色与对比更为强烈一些。
ASUS ZenFone 5Z 支援景深虚化模式,能让被景模糊,主体更清晰,拍摄时两颗镜头会协同处理,负责主体与背景的捕捉,为了让效果最明显,测试时都设定在 F0.95 的位置上,可发现複杂边缘过度区域仍然有些不自然的感觉,使用时不建议调整至最强的 F0.95。(点图可放大看原图)
将 ASUS ZenFone 5Z 景深虚化模式设定在 F2.8 时,背景与主体的不自然感虽有降低,但边缘仍略有锯齿感。(点图可放大看原图)
ASUS ZenFone 5Z 后镜头能随时在标準广角(上)与超广角(下)进行切换;在狭小的室内无法再后退时,可透过广角模式来拍摄,放大室内空间的效果,拍摄建筑外观时能包含更多部分。(点图片可放大)
ASUS ZenFone 5Z 后镜头开启 HDR 后(每组下),建筑物会变得比较亮,天空的云彩细节也保留得较多,但细节的锐利度也有些许的下降效果,整体来说 HDR 的效果相当好,极端的反差下仍能保留亮与暗的细节。
ASUS ZenFone 5Z 在夜间开启 HDR 后,能使原本过因夜间灯光造成过曝的墙面与灯箱内容能更清楚被看见,这也是自 ZenFone 4 系列以来,华硕最具特色的夜间 HDR 效果。(点图可放大观看)
ASUS ZenFone 5Z 室内与夜间微光拍摄效果,在光线比较微弱与複杂的环境下拍摄,能比肉眼看到得更亮一些,再加上有 OIS 的辅助,夜间拍摄出清晰的影像成功率相当不错。(点图可放大观看)
ASUS ZenFone 5Z 4K UHD 60FPS 日间录影:
ASUS ZenFone 5Z 4K UHD 60FPS 夜间录影:
ASUS ZenFone 5Z 4K UHD 60FPS 夜间录影(会有拉风箱的状况):
ASUS ZenFone 5Z 4K UHD 30FPS 夜间录影:
◎ 摄录:8.5 / 10 分
点评:日间与低光拍摄时的整体表现不错,但在拍摄时,无论是否有侦测出对应的场景,色调上都算很平实,可能比较无法满足重口味的使用者,需要 AI 从使用者喜好中做更多的色调学习。在景深拍摄时遇到几次当机的状况,甚至需要重新开机才能完全排除状况,在软体方面的稳定度还有待加强。
录影功能上,新增了 4K 60FPS 功能,算是完整的释放硬体的功能,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 60 FPS 录影时常会出现「拉风箱」的状况,相机不断的重新对焦,但在 30 FPS 的情况下就没发现此问题,无法确定是软体问体或是硬体的极限所致。